《对话企业家》是人民网出品的一档高端人物访谈栏目。企业负责人在节目中分享创业故事。
《消费圆桌派》是人民网、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联合推出的一档大型融媒体谈话节目。
《财米油盐》是人民网推出的以主播出镜为特色的财经视频节目,坚持以小切口带出大主题。
“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系列微访谈栏目由人民网、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联合推出。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2月2日(春运第20日,农历正月初五),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1932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45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30102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7212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890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38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42万人次。 数据显示,2025年2月1日(春运第19天,农历正月初四),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1430.1万人次,环比增长3.4%,比2024年同期增长4.3%。
“老乡,今天卖了多少钱?” “赚了一双皮鞋钱(200元)。” 这是6064次当班列车长向保林和车上老乡的对话。
“地里的作物长得都正常吧?” “1号地块儿的土壤盐碱度数据再发我看看。” …… 过年这几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傅向东不时要和海南、新疆等地的基层农技人员通电话,问问农作物生长状况。
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记者26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2024年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原煤总产量126873.8万吨,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6.7%。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李延霞)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潘洁)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2024年我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2%,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7%,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 近年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引领作用持续增强,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能源保供稳价政策有效实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煤油气电等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能源供应基础持续夯实,能源保障全面增强。 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力争全面实现电信业务线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近日表示,将加快数字技术与居民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完善电信和互联网服务标准规范,2025年力争全面实现电信业务线上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提升电信业务线上办、异地办的能力,App和客服热线等线上渠道业务办理量占比超过9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人民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2月1日(春运第19日,农历正月初四),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0814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33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9096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6439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657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5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38万人次。 数据显示,2025年1月31日(春运第18天,农历正月初三),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0404万人次,环比增长3.3%,比2024年同期增长6.8%。
腊月二十七,在河南省长垣市,下过一场大雪,路面披上了“银装”。“搬新家,挂灯笼,迎新年。
人民网北京1月31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1月31日(春运第18日,农历正月初三),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1683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18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30118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7617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501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5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35万人次。
灵动的舞龙舞狮、璀璨的灯舞灯戏、刺激的杂技表演……夜幕降临,以“年味之旅”为主题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灯会正在进行着。精彩的非遗展演融合AI等现代科技,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沉浸视觉盛宴、感受文化传承。
迎新春,新年添“新”意。“我买这台新能源MPV享受了政府6000元的补贴,车企也有近1万元的优惠,这是我购车的动力之一。
2025年的春节前夕,当大街小巷挂满红灯笼、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时,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海内外突然“爆火”。 1月20日,成立仅一年多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推出新一代大模型R1,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的同时,实现了超低训练成本,并且全面开源,给全球AI界带来了一场“地震”。
人民网北京1月29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1月29日(春运第16日,农历正月初一),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19702万人次。 其中,铁路客运量55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18881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7682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199万人次),水路客运量65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06万人次。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的话语,饱含着对人民的深深牵挂。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该中心刘志勇研究组通过研究揭示了锌指转录因子Casz1在听觉毛细胞中的作用,并解析了Casz1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为探索基因操纵修复听觉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该科研成果北京时间1月3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星空体育入口
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科技推出家用双足人形机器人NEO Beta可冲咖啡、叠衣服、递送物品,俨然一位“机器人管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推出家务机器人原型Mobile ALOHA,能完成做滑蛋虾仁、拉拉链、帮助人剃须等“高阶任务”;中国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正在逐步推进机器人“进家”计划…… 已在工厂、商超、餐厅等场景逐步落地的机器人,目前还没有“敲开”普通人的家门,但最近一年来该领域的新进展,让人们再次燃起对机器人“进家”的希望。 高需求 难上岗 面对家政、育儿、养老等庞大的需求缺口,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期待越来越高。
记者日前从南开大学获悉,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成功研制出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创新成果,为未来6G通信、智能驾驶、精准感知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共数据资源也要像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一样进行登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近日印发《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形成全国一体化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为建立公共数据资源底账、提高公共数据资源可用性奠定基础,加快构建全国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
2025年的春节前夕,当大街小巷挂满红灯笼、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时,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海内外突然“爆火”。 1月20日,成立仅一年多的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推出新一代大模型R1,性能比肩OpenAI o1正式版的同时,实现了超低训练成本,并且全面开源,给全球AI界带来了一场“地震”。
新华社记者彭茜 张漫子 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1X科技推出家用双足人形机器人NEO Beta可冲咖啡、叠衣服、递送物品,俨然一位“机器人管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推出家务机器人原型Mobile ALOHA,能完成做滑蛋虾仁、拉拉链、帮助人剃须等“高阶任务”;中国优理奇机器人科技公司正在逐步推进机器人“进家”计划…… 已在工厂、商超、餐厅等场景逐步落地的机器人,目前还没有“敲开”普通人的家门,但最近一年来该领域的新进展,让人们再次燃起对机器人“进家”的希望。 高需求 难上岗 面对家政、育儿、养老等庞大的需求缺口,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期待越来越高。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款弹性十足且柔韧的袋式电池,不仅成为可穿戴式运动或健身设备的理想电源,同时使其透气性超过了棉花。包括美国耶鲁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开发了这款新型电池,并在最新一期《物质》杂志上发表了其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生成式AI凭借其惊人的创造力,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然而,即便是看似“聪明绝顶”的AI,也难逃“幻觉”的困扰。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魏弘毅)水利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清理整治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4.2万个,恢复水库防洪库容2190万立方米,清理违法建(构)筑物634万平方米,整治河湖库乱象成效显著。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幸福河湖建设,水利部近年来部署开展岸线利用项目排查整治、非法采砂打击整治、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等专项行动,在全国部署开展阻水片林、星空体育入口高秆作物、围堤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同时充分发挥七大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
从天津中心城区出发开车一路向东南,海岸线边的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出现在眼前。不同于印象中的传统化工园区,这里的生产建设显得格外安静,空气中也没有想象中的烟尘和异味。
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9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83.7%,均提前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 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超九成,彰显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的显著成效。
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设施开放、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行动、绿色低碳科普宣传等,让公众更加了解环保、关注环保,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污水如何变成清水?餐厨垃圾怎么回收利用?寒假期间,一场现场生态教学活动让吉林省延吉市延河小学的20多名小学生大开眼界。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延吉市分局的组织下,孩子们深入环保企业,实地见证了污水和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对于生态环保理念、技术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在心中播撒下生态文明的种子。
每年秋冬,乌桕滩上的乌桕树叶由绿转黄,再由黄转红,宛若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
本报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浩)为缓解春节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和西江航运压力,水利部近日启动新一轮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2024年11月以来,珠江口遭遇多轮强咸潮,水利部此前已组织实施3次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累计向下游补水20.6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澳门、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1月2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413万亿斤,比上年增产221.8亿斤,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来之不易。
图为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一处秋粮晾晒场,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驾驶农机堆放玉米。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从增产与减损两端发力,技术集成、管理创新和政策创设协同推动粮食产能持续提升。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应用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官’。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马爱平)记者从12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 “今年新季秋粮收购呈现进度快、购销活、库存增的特点。
◎本报记者 朱 虹 通讯员 谷 雪 12月17日,“智慧农业+低空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众多农业及低空产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智慧农业与低空产业的融合发展之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底气所在,是当前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把种粮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关键是要做好粮食收购这篇大文章。
“你看这黄连,根肥肉厚,药香又浓,今年产地价能卖到200多元一斤哟!”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卧龙村种植大户陈福龙采完黄连算起账:“我家在地黄连面积20多亩,今年能采收2亩,亩产600斤,预计能卖18万元。” 在石柱县,像陈福龙这样的黄连种植户有1.1万余户,全县常年黄连在地面积约5.8万亩,年产量3000吨以上,黄连成了乡亲们的致富产业。